2002年
1月,在重慶市科協2001年市級學會工作總結表彰大會上,我會被評為先進學會,曾定倫為優秀學會干部,杜繼紅為“從事學會工作20年干部”,受到表彰。
3月,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普專業委員會再次掛靠我會,根據總會通知,重新注冊登記。
4月,曾定倫、雷正榮、熊傳出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張仲景分會委員,并參加在河南省南陽市召開的張仲景國際學術研討會。
5月,王輝武、楊國漢被推薦為《中國全科醫學研究》雜志學術指導專家。
5月,在重慶霧都賓館召開的全市發展中醫大會上,我會馬有度、王輝武、付燦鋆、吳昌培、陳樞燮、羅榮漢、鐘國躍、賈學海、高道國、曾定倫被評為重慶市促進中醫發展工作先進個人,受到表彰。
7月,內科、肛腸、糖尿病、青年中醫等八個專業委員會與《中國中醫急癥雜志》在涪陵聯合舉辦學術研討會,參會代表97人。
8月,我會馬有度、王輝武、吳行明、楊國漢、熊永厚的作品榮獲重慶市首屆優秀科普作品獎。
9月,郭建華、溫木生被宣傳部、組織部、人事局、市科委評為重慶市優秀專業技術人才。
10月31日至11月2日,重慶市中醫藥學會50周年慶典、學術研討會暨理事擴大會在市科協禮堂召開。
12月,在重慶市科協第二次代表大會上,我會榮獲“科協先進集體”稱號(排名第一)
12月24日在市科協召開的第二次代表大會上,馬有度當選為常委,市中醫藥學會被評為先進集體。
2003年
2月8日在重慶市科協2002年度學會工作總結表彰大會上,重慶市中醫藥學會被評為“先進集體”。
2月重慶市中醫藥學會推薦了徐曉玉、馬有度、羅本清、陳大蓉、鐘國躍等五位專家為“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評審委員會專家”。
在市科協表彰防治非典型肺炎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的決定中,重慶市中醫藥學會榮獲先進集體,我會會員方勇飛、陳長春、黃文權、郭劍華榮獲先進個人稱號。
6月,我會主辦的“重慶市中醫專家門診部”批準為重慶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市級“定點醫療機構”。
9月,在中華中醫藥學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上,我會榮獲省級“先進中醫藥學會”,(排名第二)。
9月,在中華中醫藥學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上,我市巴南區、武隆縣、江津市中醫藥學會榮獲區市縣級“先進中醫藥學會”。
9月27日,重慶市中醫藥學會主持召開了“重慶市中醫藥界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條例》座談會”。
11月8日至11日中華中醫藥學會第五次中醫藥科普學術研討會暨科普分會換屆選舉工作會議在重慶召開。大會選舉重慶市中醫藥學會的王輝武為新一屆科普分會的會長。
12月11日,重慶市衛生局召開全國第三批和重慶市市級首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拜師大會,我會多名中醫藥專家喜收高徒。
2004年
1月3日,在市科協大廈舉行了重慶市中醫藥學會全體理事會。
1月15日,重慶市科協召開第三屆星級學會表彰大會。重慶市中醫藥學會被授予三星級學會。
3月20日,在市科協大廈舉辦了重慶市中醫藥學會第二次代表大會暨百歲著名中醫專家熊寥笙學術思想研討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佘靖等領導發了賀信。
3月20日,重慶市中醫藥學會以渝中醫學會(2004)2號文,決定成立重慶市中醫藥學會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為:段亞亭。副主任委員為:羅榮漢、鄭幫本、夏睿明。
7月30日,市中醫藥學會和《中國中醫急癥》雜志在萬盛黑山谷賓館召開了學術研討會。
12月24日,重慶市科協主辦的萬人健康科普大講堂第一、二站均由我會會長馬有度教授主講。
12月31日,召開了“八十名中醫夏睿明養生研討會”。
2005年
1月20日,重慶市中醫藥學會被重慶市科協評為“科普工作先進學會”。
6月,我會和重慶市中醫院承辦的“2005全國民族民間醫藥學術研討會”,在市政協禮堂召開。
7月,重慶市中醫藥學會和《中國中醫急癥》雜志共同舉辦的學術年會,在江津四面山召開。
9月8日,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藥科普創作學術研討會在重慶渝州賓館召開。
9月23日,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主辦,我會和重慶市中醫院承辦的“第十七次全國脾胃病學術交流會”在重慶華渝賓館召開。
2006年
1月10日,重慶市科協表彰第四屆星級學會及先進個人,我會再次榮獲三星級學會。
2月28日,市科協表彰2005年度宣傳工作先進集體,重慶市中醫藥學會評為2005年度宣傳工作的先進集體。
6月20日,涪陵去中醫藥學會成立。
6月21日,在重慶醫科大學附一院學術中心召開推薦“2006年度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會議,推薦了五項成果上報中華中醫藥學會。其中有一項獲二等獎,二項獲三等獎。
2007年
3月15日,在重慶市科協大廈舉辦第八期重慶科技沙龍主題:“發展中醫、路在何方”。我會50余名專家到會。
4月27日,我會專家馬有度、劉光瑞、唐良平、聶天義、曾定倫、黃文權等人在重慶電視臺《龍門陣》欄目中,與主張廢除中醫的方舟子展開了激辯。
9月1日,中華中醫藥學會召開表彰會,我會毛得宏、王厚明、劉明懷、唐明春、郭川獲全國中醫院優秀院長稱號。張榮華、葉秀英、劉岳鳳獲全國首屆杰出女中醫師稱號。馬有度教授的科普作品《健康人生,快樂百年》獲首屆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普著作一等獎。重慶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醫科獲全國中醫藥科普工作先進集體。重慶市中醫院護理部、銅梁縣中醫院護理部獲全國首屆中醫護理先進集體。
10月27日,召開重慶市中醫藥學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暨55周年慶典。周天寒當選會長,曾定仁等9位同志當選副會長,楊國漢兼任秘書長。會議選出173名理事,63名常務理事。會議表彰了15個先進集體,先進個人人。
11月10日,中華中醫藥學會全國首屆中醫藥傳承高徒獎,我會楊國漢、陳新瑜、陶紅受表彰。
11月21日,市科協召開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周天寒會長當選科協委員,我會獲科協工作先進集體獎。
2008年
2月28日,我會獲重慶市科技三星級學會獎。
9月5日,馬有度獲重慶市首屆讀書月“十佳寫書人”稱號。
9月28日,獲中華中醫藥學會“全國優秀中醫健康信使”稱號。
10月12日,重慶市中醫骨科醫院中醫骨傷科獲“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骨傷名科”稱號。
11月10日,全國第二屆百名杰出青年中醫,我會王勇、張安富、晉獻春獲獎。黃學寬獲提名獎。
12月14日,中華中醫藥學會表彰全國中醫特色護理優秀科室,重慶市中醫院內二科護理單元,銅梁縣中醫院關節骨科護理單元獲獎。
2009年
3月9日,我會獲市科協學術工作先進集體獎,漆敏獲學會工作帶頭人獎。
6月19日,由我會組織《重慶名醫證治心悟》獲市衛生局科研資助經費5萬元。
6月,5—7日,中華中醫藥學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暨30周年慶典,周天寒當選常務理事,楊國漢等6位同志當選理事。我會獲省級先進學會,黔江、涪陵、北碚獲地市級先進學會,科普分會,先進??品謺?,市中醫骨科醫院獲先進會員單位稱號。馬有度、王輝武、漆敏獲先進學會干部獎。方勇飛、張安富、陳大蓉、黃學寬、曾憲策獲先進會員獎。周楚良、曹良仁獲終身理事成就獎。
9月15日,新中國成立60周年全國中醫藥科普圖書著作獎,馬有度《奇妙中醫藥》獲一等獎,周天寒《胃痛、胃脹與厭食》、王輝武《失眠、多夢與打鼾》獲二等獎。楊國漢《肝臟疾病的自我調治》、曾憲策《100味貴細中藥材選用》、何德蔭《醫中雜談》、陶紅《高燒、低燒與潮燒》、黃學寬《實用足療技能》獲三等獎。
11月10日,中華中醫藥學會表彰全國首屆先進名醫工作室,王輝武名醫工作室、重慶市中醫院名醫工作站獲表彰。
2010年
3月19日,我會在重慶醫科大學附一院學術中心召開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的獻計獻策會議,41位專家學者參加,提出了發展中醫藥事業15條建議,呈市政府、市衛生局等有關部門。
4月24日,在重慶市中醫院舉辦《黃地內經》學術講座,重醫大中醫藥學院卓廉士主講,140人參加。
5月7日,我會會址經重慶市民政局批準,由重慶市渝中區北區路1號變更為重慶市江北區盤溪七支路6號。
5月20日,我會在重醫大附一院學術中心舉辦“重慶市中醫藥學會干部培訓會”,學會正副會長、秘書長、專業委員會主任參加培訓,市科委計劃處黃昕處長作專題報告。
6月,我會獲重慶市衛生局中醫中藥重慶市大型科普宣傳活動先進集體。
7月9-11日,我會在黔江區委黨校召開“2010年學術年會”,130人參加,馮滌塵、雷正榮、郭紅作專題學術報告。會議評選出20篇優秀論文,給予獎勵。
7月17日,馬有度《奇妙中醫藥——家庭保健》被確認為重慶市科學技術成果。
9月17-19日,在重慶東方花苑召開“2010。四川重慶中醫骨傷科學術年會”,川渝兩省市225名代表參會,會議收到225篇論文,其中203篇匯編入冊,大會交流25篇論文。中華中醫藥學會骨傷分會主任委員孫樹春教授、副主任委員石關桐教授到會并作專題講座。
10月10日,中華中醫藥學會表彰第二屆全國中醫護理先進集體,重慶市北碚區中醫院護理部、墊江中醫藥護理部、永川區中醫院護理部獲優秀護理部獎。
11月8日,馬有度、洪蕾獲中華中醫藥學會全國中醫藥科學普及金話筒獎。
12月25日,在重慶聯誼酒店召開“2011年理事擴大暨新春團拜會”156人參會。
2011年
2月26日,中華中醫藥學會表彰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之星,我會方勇飛、李隆云獲獎。
2月22日,我會獲重慶市科協先進集體獎、獲“三星級學會獎”。漆敏、郭劍華獲先進個人獎。
3月21日,在江北區中醫院舉辦“世界睡眠日專家義診”活動,市中醫專家為近300名患者診病。
3月30日,譬山縣中醫藥學會成立,蘇德模當選為會長。
4月13-15日,在涪陵區宏聲渡村召開“2011年學術年會”近300名參加會議,收到學術論文151篇,編入論文集103篇,評選優秀論文35篇,大會交流5篇,老中青中醫專家聶天義、周天寒、王輝作專題學術報告。同時在涪陵區體育廣場開展大型義診活動市區16名中醫專家為500多名患者診病。
6月15——17日,由市衛生局主辦,重慶市中醫藥學會承辦的首屆國醫名師大講堂在兩江麗景大酒店舉行,400余人參會。國醫大師郭子光等5位知名中醫專家講課,取得圓滿成功。
7月19日,市政府召開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馬有度教授《奇妙中醫藥——家庭保健》獲科技進步二等獎。
9月,中華中醫藥學會授予郭劍華、楊隆奎、祝仁超“郭春園式的好醫生”稱號。
9月10日,由市衛生局主辦,市中醫藥學會、九龍區衛生局、區科協承辦“重慶市特色中醫巴渝行-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大型科普宣傳活動在楊家坪步行街正式啟動。市區16名中醫專家為2000余名群眾義診咨詢服務,還為1000余名群眾展示中醫十一技術和文藝表演。
9月21——22日,市衛生局委托我會舉辦重慶市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骨干培訓班在渝通賓館舉行,120余人參會,馬有度、洪蕾、張新渝等專家授課。
10月,中華中醫藥學會表彰全國第二屆中醫特色護理優秀科室,墊江縣中醫院骨科創傷病區護理單元、江津區中醫院康復科護理單元、璧山縣中醫院中西醫結合特色腫瘤??谱o理單元、忠縣中醫院康復科護理單元受表彰。
11月4-6日,在重慶渝通賓館舉辦“重慶市第二屆國醫名師大講堂”220名參加學習,國醫大師張學文、著名中醫陳寶貴、王輝武、黃文權作專題學術講座。
12月16日,在南坪會展中心舉辦“2011年中華民族醫藥博覽會”我會5名專家為500余名群眾義診咨詢服務。
12月24日,在重慶聯誼酒店召開“2012年理事擴大會暨新春團拜會”近200人參加,同時舉行研討如何“走好中醫路”紀念馬有度教授從醫50年活動。
2012年
2月,馬有度教授、郭劍華主任中醫師被重慶市科協評為2011年度先進個人。
3月8日,在長壽區舉辦“特色中醫巴渝行-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科普宣傳活動,在長壽區廣場舉行“大型中醫專家義診”活動,同時設有60米中醫藥宣傳畫廊;在長壽區人民醫院禮堂舉行“女性中醫保健”專題講座,參與活動群眾達2000余名。
4月20-22日,在重慶金質花苑酒店召開“重慶市第三屆國醫名師大講堂暨市中醫藥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260余人參加。北京中醫藥大學王琦教授5等專家作專題講座。
5月19日,在永川區舉辦“特色中醫巴渝行-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科普宣傳活動。在永川區中醫院門診大廳舉行中醫專家義診咨詢,在院學術廳舉行全繼教育項目“中醫方藥應用禁忌研究”講座,在永川區敬老院為老人們義診服務,現場發放“中醫藥科普知識手冊”300余份等,參與者達近1000余人。
6月21日,在梁平縣舉辦“特色中醫巴渝行-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科普宣傳活動。在梁平縣名豪廣場舉行大型中醫專家義診咨詢服務,同時在梁平縣聚奎鎮場鎮開展專家義診服務,在梁平縣中醫院舉行中醫藥科普知識專題講座,現場發放“中醫藥科普知識手冊”500份。
7月25日,在石柱縣舉辦“特色中醫巴渝行-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科普宣傳活動。在石柱縣人民賓館會場舉行“中醫藥科普知識專題講座”,現場發放“中醫藥科普知識手冊”500份,市級專家在縣中醫院進行查房、會診、診治病員手現場指導等。
8月10-12日,在重慶聯誼酒店舉辦“2012 重慶骨傷學術年會暨國家級繼教第六期渝州正骨學習班”160余人參加,重慶市名中醫、主任中醫師郭劍華等位專家作專題講座,大會學術交流篇論文,出版《論文集》一冊。